线上课程·触手可及的非遗聆听非遗背后的故事

2020-07-21 1932

 

“芃莯”作为北京设计之都核心区优质生态伙伴于2020年联合各领域非遗传承人大师倾力打造『触手可及的非遗』系列全新线上非遗文化传习体验活动。活动内容包含文化讲座与传习体验两大板块,传习体验项目全部与非遗传承人老师联手开发,兼具体验感和专业性。

 

 

活动全程通过在线直播的形式开展。非遗传承人亲临直播现场授课,配合作品展示和影像资料,为大家深入讲述各项非遗项目的起源、发展及其背后蕴藏的故事和文化。传习体验环节,传承人老师将讲授给大家最专业的制作手法,并带领大家一步一步完成自己的作品,并通过弹幕和连麦互动的方式为大家耐心解答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透过手机屏幕,大家也可以更近距离的观察到老师的每一步操作演示。

 

 

 

01

 

壹·景泰蓝

 

掐丝珐琅画

 

掐丝珐琅画,借鉴了传统的景泰蓝(即掐丝珐琅)工艺中掐丝、点蓝等工序的技尤特点,并加以创新而形成的景泰蓝平面画。区别于传统的景泰蓝制作方法,掐丝珐琅画在制作过程中无需制胚、烧制和打磨,节省了很多工序,既保留了景泰蓝(掐丝珐琅)的技法,又通过降低工序复杂度和难度,让制作者可以零距离接触并亲手制作完成一副美丽的作品。

 

 

02

 

贰·剪纸

 

传统民俗剪纸

 

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它能给人以视觉上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通过一把剪刀,一张纸,就可以表达生活中的各种喜怒哀乐。

 

剪影纸雕灯

 

纸雕是一种以纸为素材、使用刀具塑形的工艺。活动中,我们将传统的纸雕工艺与童话场景相结合,加以背光的配合,制作出一款呈现立体效果的小夜灯。

 

03

 

叁·北京风筝

扎燕风筝装饰画

 

风筝的雏形最早是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由墨翟发明的木鸢,后经鲁班用竹子改良了材质,演化成今天我们见到的多线风筝。风筝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 ,其中北京扎燕风筝也体现出厚重的历史和童年的记忆。

 

 

 

 

 

 

 

 

0

 

4

 

肆·金石篆刻

 

篆刻石章

 

金石篆刻,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属于中国石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国战国时期的古玺出土,到北京奥运会中国印的走向世界,中国的篆刻艺术已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0

 

5

 

伍·脸谱

 

 

 

脸谱陶瓷杯垫-洪福齐天

 

 

 

 

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中十分重要的元素,是戏曲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形式,用于显示剧中人物的性格和特征。不同角色的脸谱有着不同的特点,通过脸谱颜色和图案,便可以分辨出角色的特点。

 

脸谱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识之一。

 

 

 

 

 

 

 

 

0

 

6

 

陆·兔爷

 

 

 

手绘兔爷

 

 

 

 

兔爷儿,是从明清时期既有艺术形象,也是京城传统手工艺品。兔爷有祈福、祛病之意,旧时每逢中秋佳节,京城里的百姓都会供奉兔爷、画兔爷,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憨态可掬的兔爷已难觅其踪影。为传习传统文化,并且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为大家带来了比传统形象更加呆萌的兔爷形象模具并搭配精美的玻璃器展示器皿。

 

 

 

 

 

0

 

7

 

柒·宫灯

 

 

 

花草纸台灯-四季平安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虽然现代的造纸技术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传统的古法造纸术依然在民间流传着。而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古法造纸术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宫灯作为节日庆典的装饰品由来已久,宫灯由木雕灯架、灯衣、蜡台、挂钩和彩穗组成,以六角双层最多,其次是八角形、花篮形等。灯的种类不胜枚举,只要想得到的形态皆可做成灯彩,灯彩凝聚了我国历代劳动人民的想象力,反映了人民的创造力、审美力。

 

 

 

 

 

 

 

 

 

 

 

 

 

 

合作非遗大师

 

 

 

 

 

 

 

 

 

 

 

 

 

 

 

 

 

联系方式

 

 

 

 

 

 

 

 

 

 

 

 

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北京设计之都大厦

 

 

联系方式:18601385171(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