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项/设/置

         本次大赛奖项设计以赛道奖项+单项奖的形式进行评选,综合评选一、二、三等奖和单项奖,大赛最高奖项奖金为5万元。最终大赛获奖数量占总征集数量的3%-5%。

         大赛奖励机制拟与“西城文化十条”扶持政策相结合,对于赛中涌现出的具有典型性、示范性的优秀项目优先推荐“文化产业十条”的政策支持,实现大赛优秀示范项目的尽快落地转化。

征/集/对/象/及/范/围

         本次大赛面向全年龄段人群进行方案或作品征集,征集范围“以点带面”。

         同时,各赛道同步面向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开放,提供文化创意资源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对接,期待更多海峡两岸暨港澳创业青年与大赛结缘,积极引导创业项目落地北京,圆梦首都。

大/赛/服/务/包

企业服务包主要以助力参赛作品能够落地转化为目的,有效缩短从赛场到市场的转变路径,更好为产品落地赋能。

空间赋能
展览展示
融资对接
产品开发
传播推广
上市辅导
渠道合作
政策服务

         1. 空间赋能:入驻西城区相关园区(设计之都大厦等),办公场地给予一定优惠折扣。

         2. 展览展示:推荐大赛获奖作品参与国内外展览及活动。

         3. 融资对接:北京银行前门文创支行作为大赛特别支持单位,与大赛企业进行投融资的对接。

         4. 产品开发:链接“西城礼物”平台,对优秀的创新性概念方案进行实物落地转化。

         5. 传播推广:大赛将线上线下传播相结合,互联互动、彼此引流,打造3-5个200-300万级别的宣传热搜,整合不少于60家的媒体及传播渠道,形成不少于200篇次的媒体宣传,覆盖人群超过3000万人次。

         6. 上市辅导:联合北京金融街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及北京银行前门文创支行,对有需要的企业进行上市辅导。

         7. 渠道合作:推进获奖企业与线上、线下平台进行营销、销售、版权、空间等渠道的合作。

         8. 政策服务:联合北京市西城区文化产业协会为有需要的企业提供政策服务。

征/集/原/则

突出守正创新,参赛作品需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

导向与传播性
注重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助力西城区实现“文化强区”。
艺术与实用性
具备较好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审美,且具有可实施性。
传承与创新性
具备浓厚的人文关怀、设计理念、艺术氛围、时尚活力和文化特征项目,内容原创及具备创新性新颖独特。
导向与传播性
调动社会参与积极性,通过建立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反映时代气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市场与商业性
项目具备商业转化的潜质,具备后续市场拓展与获得商业效益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