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城市|创意2030沙龙 AI 2.0:城市生命体与可持续发展
2020-07-27 3941
创意2030沙龙 第四期
创意2030沙龙第四期活动由创意中心与世界规划教育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科技知识中心智能城市分平台(WUPENicity)联合推出,特邀嘉宾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北京副中心总规划师吴志强以视频录制的形式带来主题为AI 2.0:城市生命体与可持续发展的讲座。
2020年是中国、也是全世界发展过程中非常特别的一年,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我们遇到了许多难题。在这样前所未有的挑战来临时,我们希望能利用AI技术帮助克服难关。那么在疫情之后的全球AI研究发展进程中,我们能做出什么样的贡献?又能够寻求哪些突破?
本期特邀嘉宾:
吴志强
上海同济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德国工程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院师。担任世界规划教育组织召集人、全球规划教育联合会联席主席、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创造性经济--联合国南南合作咨询委员会成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副会长、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AI 2.0:城市生命体与可持续发展
AI 2.0: City-Be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吴志强院士-AI2.0:城市生命体与可持续发展
AI 2.0 城市智能诊断与技术浪潮
中国工程院将下一代的人工智能简称为AI 2.0。AI 2.0蓬勃发展之际,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这既是挑战也是机会,我们无法以传统的方式举行会议或者社交聚集,但可以思考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帮助人类克服这些困难。
疫情暴发之初来势汹汹,在此过程中,许多网站搜集记载世界各地疫情状态,持续更新精确到城市乃至社区的疫情数据,这些数据起到了关键作用。
这场疫情是最严峻的挑战,在这特殊的一年谈城市如何发展,AI如何发展,全世界的专家很难像过去一样面对面地讨论,但这也是重大的机会,让我们思考AI在此时如何帮助我们,通过AI的技术让我们思想照旧流动,让我们的经验照样交换,让我们的创意依然能够汇聚,这就是AI与疫情之间的一场博弈。
传统的全球化是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移动,即身体和物体的流动的全球化。很多人说全球化不再可能,与之相反,今后再回看全球化发展史,2020年将会是一个分界线,此后思想和创新的全球化时代来到了。
在这样的全球化到来时,AI发展充满机遇,因为它使人-机-人,或者说人-知-人的交流组合成为可能,避免人与人的直接接触,一定程度上利于防止病毒传播;同时,这样的模式使我们创新的成本降低,交流更加迅速,思想传播更加便捷。
从2020年1月,wupenicity网站开始搜集全世界各个城市、社区的疫情数据,每一天更新发布。运用AI、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大规模的人工智能识别和辨别,让大家知道实时的疫情形势,这样的精密性是过去不可能有的。
wupenicity网站疫情地图
我们监测了长三角地区疫情情况,对北京每个社区精准跟踪,评估疫情与轨道交通、工业、商业、餐饮等等方面的关联性,得出许多有效结论。一场疫情使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大数据时代得到了大幅度推进。
当我们将武汉感染者分布和城市热力图放在一起分析,得出了非常重要的结论:新冠疫情在城市的分布与城市热力密切相关,且晚间相关度更高。这表明社区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仅仅管制城市是不够的,因为疫情的传播更多是晚间社区工作中,如果我们加大力度管控社区,那么这个相关曲线的下降是可预期的。
疫情智能诊断:病例场所与城市热力图
在相关度占比超50%的是夜间活动空间中,疫情与餐饮空间联系最为紧密,占比超20%;其次是交通空间,再之后是工作场所。通过数据分析统计我们可以得出疫情传播的病灶。人工智能揭示了空间传播的规律,从而可以精准地制定应对措施并下达至各个社区,疫情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城市智能诊断:疫情场所分析
今天,从人类的角度来说,现代城市没有一刻是“安安静静“的,不管是过去东方传统封建的小镇,还是西方维多利亚时代的城镇,经历了工业社会的改革后,城市发展就从未停息。大规模的生产、大量制造的火车和修筑的铁轨将城市切割开来;大规模的化学工厂开始建立,越来越多居民面临癌症的威胁;计算机投入应用,所有信息相联形成网络;飞机场的建立带来了便捷也伴随更多的噪音;再之后就是生态相关的技术、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直到今天的AI技术,这样回看,现代城市一直都在和新的技术交融。现代技术赋予人类更多能力的同时带来更多挑战。城市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顶尖科学家,也让其市民的整体素质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现代城市走过的道路给我们的启示:当人类的城市面临更大的挑战时,也是给了技术更多的机会。
七波技术革命
首张城市AI地图推出
今天我们推出全球首张城市AI地图,展示AI 2.0“四大高地“在上海的分布。
···左滑查看“四大高地”地图···
首先是创新策源地的分布。这张地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人工智能提出新想法的“点“在整个空间的分布,很多我们以前不曾注意的地点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创新度最高的点用柱状标出,有扩散开的分布,还有复式的廊道,分布展现方式非常有趣且直观。也可以看到应用示范地,即上海范围内哪里在进行人工智能的运用。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明显的集群,产业情况也就清晰了。这个情况是中国AI发展情况的缩影,在基础研究策源地不够强大的情况下,一定规模的运用、生产还是得到了实现。上海的AI产业聚集地图也能够很直观地说明AI产业正在快速增长。还有上海AI人才高地地图中,可以看到清晰的主带和大规模的扩散。
处于上述“四大高地“的市民之中,部分人仍对AI感到神秘,或是崇拜或是恐惧。就这件事来说,我认为每一个现代市民都非常清楚技术带来的便利,当我们拥抱技术时必然要克服它的缺点。在AI素质问题上,我们提出第五张地图,即市民对AI态度的基本数值分布图,从中可以看出市民AI素质的整体情况。人们应该清楚地认识AI技术的到来并不需要恐惧也不需要迷信,而应该理性地面对它,让它成为使城市生活更美好的工具和途径。在市民普及地地图可以看到各个社区对于AI的大规模宣传的情况。
市民AI素质地图
以上是全球首创的城市市民AI数值图,我们有信心地图中显示数据还会有大幅度的提升,并且通过努力,到2030年,同一主题的数据图呈现形式与现在的地图又会是天壤之别了。这项工程要继续下去,并且要将世界各地其他城市市民AI素质纳入分析,期待可以看到市民AI素质的稳步提升。
可持续城市AI 2.0的五大突破
为了实现对未来城市的期待,我们需要完成可持续城市AI 2.0的5大突破:
策源地全球化
全球化并没有结束,而是更高级的全球化开始了。过去是物质的全球化,而未来的全球化,将会是思想和教育策源的全球化。不难看出,在未来世界各大城镇区,创意基本上是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流通的。尤其是这次疫情,世界各地的专家都通过网络“聚集到一起”讨论不同城市防疫的情况,讨论哪一种措施更加有效,疫情防控的关键点又是什么等等问题。这也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因为病毒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敌人。每天大量国际会议在线上举行,可以说疫情将全球化进程提前了5-10年,将世界快速推进了。这次疫情对人工智能在全世界、全中国的思想策略、发展策略、概念策略的影响都相当重要。
基础研究精准布局
美国AI的基础研究成果已经积累了30-40年,人才的积累和研究团队的积累历时已久。我们要弥补基础科学的研究就要力求精准,因为这些基础科学又是未来技术发展最重要的基石。补充基础研究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城市大规模智能化是如何完成并且完善的,其中的层级、架构都是人类历史上没有的,如果缺乏这方面的基础研究,只有碎片化的、单点的基础科学,难以支撑实际应用。同时要结合自己城市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应自身的基础研究,这对于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等国家提出人工智能规划的时候,中国提出以人工智能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精准布局人工智能领域未来的十大方向的突破点。现在在上海全力以赴去实现的是自主智能,我们称之为“自知”,这也是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方向研究的最前沿。
AI产业集聚智能
通过对长三角城市创新能力评估,从135个要素中筛选提炼,得出了名为“创新K6“的城市创新核心六要素。长三角41个城市的K6排行榜显示,每个城市的创新能力是由K6指数中的短板决定的,这块短板使得城市创新能力受限。但是,以发展每个城市的”长板“达到补足短板的目的,长三角地区就会成为创新能力非常强的一个群落。我们正在长三角地区进行K6对应的人工智能配置,使得城市网络以及自动化逐步兴起。每周我们也会更新全球各城市、各企业人工智能最新动态,不断深挖AI给每个城市带来了怎样的价值、产能、效益,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居民提高生活质量。
城市创新指数 “和板理论”
全球技术应用示范
马桥小镇规划
在上海的马桥、临港都在进行实验和突破。马桥从原来的简单示范到现在的综合示范,从居住逐步升级为大规模产业园区,研究团队在城市生命周期中每一个环节进行智能优化攻坚,马桥小镇快速发展成长了起来,一系列新的实验也在推进中。
前沿技术在城市中的创新应用试验包括利用人类神经元原理的新技术构造芯片,规划城市交通,解决城市空间价值感和判断问题;以自然语言控制机器人导航,解决城市情绪感知和环境营造问题。
我们也尝试借助AI进行人类感情分析。刚刚完成的项目是上海和武汉城市从2019年12月到今年5月每周城市居民整体情商评估,可以看到春节以前市民正面的情绪不断积累,而由于疫情的影响数值骤跌,近三个月来的有效防控又慢慢修复了居民情绪。这种监测情绪的方式也是人类历史上一大突破。
城市情感感知
现在智慧城市中全链条式的防疫应用已到达一线进行试验。面对第七波技术革命,即人工智能技术革命,希望尽快达成策源地示范的突破,将应用示范落到实处;同时要建立好聚集地,合理配置各方面要素,让每个人在AI领域受益;建成人才高地,进行市民AI素养全面提升,最终要做出未来美好城市的示范。
完
“创意2030”沙龙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主办,是中心“创意2030”(C2030)品牌下的系列活动之一,主题包括创意、可持续、科技、文化多样性、设计创新等领域。每次活动邀请1-2位专家、学者及资深实践者,以演讲、对谈、互动问答等形式进行交流。中心欢迎更多中外院校及机构加入我们的创意沙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