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城市|创意2030论坛·疫情后的城市治理和可持续发展(一)
2020-06-17 1778
创意2030论坛
疫情后的城市治理和可持续发展(一)
5月8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主办,北京设计之都发展有限公司、NEWKEER微纪录联盟协办的“创意2030论坛-‘疫情后的城市治理’”分论坛举办,邀请了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就“疫情后的城市治理和可持续发展”主题展开讨论。当天论坛由原CCTV英文频道主持人现特邀评论员,现任达沃斯可持续联合发展研究会主席、达沃斯未来能力空间总裁段妍玲主持。
参与讨论的专家学者
汉斯·道维勒:创意中心咨询委员会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战略规划助理总干事
梅里·马达沙希:创意中心咨询委员会委员、全球文化网络总裁
主持人段妍玲:原CCTV英文频道主持人现特邀评论员,现任达沃斯可持续联合发展研究会主席、达沃斯未来能力空间总裁
论坛上,首先带来分享的是汉斯和梅里,他们针对疫情后,世界如何发展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在谈及“疫情后更充分的应急准备”话题时,汉斯表示,疫情后各国都面临社会危机,失业、就业和健康危机等,如何应对这些危机是各国需要思考的重大问题。
第一集 疫情后更充分的应急准备
“这关系到我们解决未来不可预见的情况,并提高恢复能力。应对危机第一是提高城市的抵御能力,为未来做好准备;第二是建立公共卫生体系,并进行创新,从而让人们对疫情复发做好准备;第三是增加在智慧城市上的投资。”汉斯强调,科技是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一个关键因素,“因为我们已经看到每家每户都能通过数字网络获得生活所需。”其次,城市要增强适应能力,提高全球的创造力,找到新的解决办法,最重要的是国际合作。
汉斯说:“我们要加强公共医疗体系,并进行创新;我们已经看到,在中国,无人机已经应用于运输医学样本,以此避免污染的风险。在应对像新冠肺炎这种紧急情况时,如何扩大医院容量,如何动员更多的医疗服务人员,或者是召回退休的医生和护士,或者是让医科大学里快要毕业的学生参与进来,这些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在城市层面进行协调及发展,这是城市的任务,也是领导者的任务。”
汉斯还表示,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选择,未来是去城镇还是回到大城市。“我们必须思想开明,要互相学习,我们要看到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城市如何交流经验,从而能够影响未来全球的行动,我认为这是国际合作新的组成部分。”
“由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经济衰退在未来几年会一直存在。所以我们过去的理论和实践需要加以修改、研究和重新制定。”梅里表示,“我们除了城市化问题,还面临着食物资源和能源资源的问题。循环经济能为此提供帮助。”
那么,循环经济怎么帮助我们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呢?
第二集 疫情后的循环经济
梅里举了阿姆斯特丹的例子,阿姆斯特丹正在用循环经济来促进城市发展,比如综合交通体系。她说到,工业化带来了当前很多的国际和环境问题,比如砍伐林地、水污染、大量的浪费、生物多样性减少和荒漠化等。循环经济包括社会提供的所有服务,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创造出清洁的经济模式和更多空间,都市圈里的所有东西都被利用起来得以可持续。比如建筑中的垃圾变成新的建筑,从而带来就业,新的技术又带来新的经济模式,从而保护了环境。
梅里说:“城市里的所有东西都被利用起来生产一些其他东西,这些产品正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可持续。所以大都市圈和循环经济这两个体系是相互联系的。”
未完待续······
敬请期待······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专家观点,不代表创意中心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