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政策|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关于组织申报第六批 西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工作的通知
2020-06-17 1334各申报单位(个人):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本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精神,加快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建设工作,有效开发、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西城区将开展第六批西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的评审、立项工作。请有意申报的单位(个人)于近期撰写并提交申报材料、开展好项目的申报筹备工作,具体通知说明如下:
一、推荐申报条件
申报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有积极作用。
(三)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
(四)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
(五)体现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
(六)具有鲜明特色,在西城区乃至北京市有一定影响;
(七)在一定群体中或地域范围内世代传承、活态存在,须具备百年以上,三代以上传承的历史。
(八)申报单位须在西城区内注册,主要传承人在西城区域内从事传承保护工作。
二、申报工作流程
(一)项目申报单位向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非遗科电话联系,确定申报意向。
(二)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将组织全体申报单位举办此次申报评审工作培训,提出具体申报要求。
(三)项目申报单位按要求向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委托的第三方提交相关申报材料。
(四)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组织专家初审会。
(五)通过初审的项目申报单位,按初审会专家意见修改材料,并向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再次提交电子版及纸质申报材料并提交时长为5-7分钟的拍摄申报片。
三、申报材料
(一)申报表
要求:内容填写完整,信息准确,叙述清晰。
项目主要内容篇幅要求500-800字,要求由历史渊源、传承脉络、技艺特点、濒危现状、保护情况等构成,另请注明填表人信息。
申报表基本格式为:
申报名称、单位、负责人信息请以仿宋小四号字填写;
申报表主要内容请以仿宋五号字撰写。
行间距为单倍行距。
(二)论证报告
要求:内容真实、论证有据、传承清晰、字数以5000-8000字为宜。论证报告主要由项目历史渊源、基本内容及特点、传承谱系、重要价值、濒危状况、保护传承现状、保护计划等方面构成(可根据项目情况略有调整)。
论证报告基本格式为:
题目为宋体三号字,内容为仿宋小四号字,单倍行距。
(三)项目及传承人相关照片(作为《论证报告》附件)
包括:项目历史、重要活动、传习活动、制作过程、代表作品、专著等内容的照片。
照片格式及要求为:
不少于10张,横向分辨率1800以上,JPEG格式,大小在5M以内。每张照片附拍摄时间、地点、拍摄者、相关人员、画面内容等说明,150字以内。
(四)授权书
授权书须由申报单位和负责人签字盖章,予以确认,以明确申报主体、授权开展相关宣传推广工作。授权书须后附申报单位法人证书或组织机构证明复印件。
申报单位必须为在西城区登记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可到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http://gsxt.saic.gov.cn/,进行确认)
(五)申报片
1.技术要求。MP4/AVI/MPEG/MOV格式,5—7分钟。
2.内容要求。有代表性的反映该遗产项目主要内容、价值和特点。
四、申报提交时间
请有意愿申报西城区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有关单位(个人)于6月17日前,联系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非遗科。
五、申报工作要求
(一)各项目申报主体提交的材料确保内容真实,如伪造或虚构内容,所造成的后果由项目申报主体负责,且自动丧失申报资格。
(二)各申报主体严格依照申报工作时间安排,向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提出申报意愿,逾期将不再受理。
(三)项目申报主体在申报过程中,如有疑问或意见,可向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非遗科进行咨询。
联系方式:
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非遗科
联系电话(工作日上午9:00-11:30,下午1:00-5:00):63134764 / 63134771/63134707 / 63134797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内后广平胡同26号
邮 编:10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