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用创意设计助推夜间经济与消费新增长的实践与思考
2020-06-11 2078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晚间购物、餐饮、旅游、歌剧、影视及娱乐等夜间消费行为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据相关资料显示,西方发达国家在夜间消费占比已超过总消费量的60%以上,以美国为例,大部分美国消费者将收入的40%用于休闲消费,而其中有60%以上的休闲活动是在夜间进行。
TalkingData移动数据研究中心发布2017年我国城市夜生活指数排名,上海、深圳、广州、北京及成都位列全国前五。以排名第一的上海为例,在夜间6点-10点时间段消费总量占比达到40%以上。由此来看,夜间消费在带动多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成为了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但夜间经济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夜间消费的发展情况与居民消费水平、城市文化氛围、及商业载体数量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及城市更新进程的不断推进,夜间消费模式及场景也随着文化内容与产品资源的导入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以创意设计为核心的夜间文化活动,带动了多领域多产业间的不断融合,为夜间消费的增长注入了新活力的同时,也成为拉动我国一线城市经济增长的创新路径。
一、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
夜间经济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一)夜间消费已成为各地方政府大力发展经济的重要抓手
上海商务委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本市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强调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对标国际、包容多元的原则,围绕打造“国际范”“上海味”“时尚潮”夜生活集聚区的目标,鼓励业态多元化发展,不断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切实推动本市夜间经济繁荣发展。北京市市长陈吉宁也在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在2019年出台繁荣夜间经济促消费政策,鼓励重点街区及商场、超市、便利店适当延长营业时间,丰富夜间消费供给,促进夜间经济发展。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也在近期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未来天津将重点打造6个市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从而提升夜间消费对整体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由此看来,夜间经济不仅是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创造就业的重要抓手,也是体现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传播多元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广阔消费市场需求,为夜间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随着现代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工作节奏也越来越快,在一整天的忙碌结束之后,休闲、娱乐的时间被迫转移到夜晚,夜间时段自然也就为经济增长带来了重要空间。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居民对于消费也有了更高的需求,夜间消费的崛起,并不是偶然,而是消费升级下满足居民对于高品质、多种类消费需求的必然,正是夜间消费的出现,丰富了居民休闲生活,从而带动了消费增长,驱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三)时尚设计的创意空间,为发展夜间经济提供了载体基础
夜间经济发展的承载空间及载体是促进城市夜间消费的基础条件。随着城市“软硬件”更新及功能的升级,出现了一批例如北京751 D·Park、华熙Live、三里屯SOHO等集购物、文化、旅游、演出、休闲于一体的大型的、综合性的场所、地段和特色街区,这些空间往往被打造成为高端时尚的商业聚集地,聚合设计、文化、商业、旅游等多维度要素资源来吸引年轻主流消费群体。
二、以创意设计为要素,
助推夜间消费内容与品质的不断提升
(一)“设计+创意”的完美结合,塑造了夜间消费新环境
以创意设计为代表的文创产业不断丰富着夜间消费的文化内涵。随着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升级,人们在夜间消费活动中的主旨需求不再留在具体物质消费的满足,更多的开始追求在消费过程中极具艺术设计美感的体验式消费,通常夜间消费主要围绕餐饮、演出、酒吧等场景,创意设计于文化内涵的导入,将不断激发夜间经济的创新活力。
深圳龙华新天影院以别具一格的艺术形象和跨界多元的互动空间成为深圳影院新晋网红。依托极致的艺术设计格调使得开业以来影院逐月绩效稳步上升,2019年2月的观影人次高达78000人。
Tomocado花厨餐厅是一家2015年崛起的一家网红餐厅,餐厅设计理念以花+创意美学设计的方式吸引消费者,将花、美食、体验三者深度融合,打造了精致而丰富的高颜值场景,兼顾视觉、听觉和味觉的健康新体验。
(二)“设计+科技”丰富文化内容,创新夜间消费新体验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加注重差异化的体验和精神层面的满足,而充满创新创意的VR沉浸式娱乐作为“创意设计+科技”的代表产品,融合了艺术、设计、科技、文化、消费等丰富体验,增强了文化内容与个人体验的交互性,符合追求个性、自主、深度互动参与的体验式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催生了夜间消费的新领域与新场景。
花舞印象Art by teamLab艺术感官餐厅,是一个与team Lab共同呈现的数字化艺术空间。通过将数字技术引入美学设计领域,旨在通过共同创作的行为去跨越艺术、科学、技术及创造力的边界。置身12个teamLab光影声色艺术场景中,品尝11道由顶级厨师打造的充满仪式感的日本怀石料理,这一个需要花费3个小时才能品味完全的五感盛宴,也是一个艺术科技与极致精致的怀石料理的跨界融合。
(三)“设计+IP”促进内容转移转化,催生夜间消费的新场景
随着游戏、电影、网络小说的蓬勃发展,文创知识产权运营模式得到了不断创新。原先许多电影、游戏、小说正在以场景、道具、人物、故事路线一应俱全的沉浸体验式游戏的方式呈现在广大消费者面前。一方面丰富了广大消费者在工作之余的休闲新体验,另一方面也为IP的盘活、运营转化提供了新思路。沉浸式场景的设计不但能够还原电影、游戏、小说中故事场景,同时也是为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代入感和高品质的消费体验,催生了夜间消费的新场景与新趋势。
三、用创意设计丰富文化内涵探索
夜间经济发展路径
(一)更新传统思维方式,催生文化创意消费新增长
夜间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思维方式。一是新时期的消费趋势需要在满足消费物质需求的同时,从精神层面不断满足消费者,为消费者创造新奇性、娱乐性以及互动性的消费新体验,不断契合消费时代人群消费行为与内心活动的整体特征。二是需要不断促进“创意设计+传统产业”融合的跨界思维,用设计语言更新消费环境与消费场景,提升创意消费在传统消费中的占比,从而促进夜间经济向高端化迁移,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用设计更新空间品质,提升文化旅游消费新内涵
夜间消费空间载体主要以商业区域为主,而消费载体空间的品质对促进消费增长具有直接的影响。从灯光效果方面来看,往往夜间时通过景观灯光变幻效果来营造符合年轻消费者追求的时尚感与设计感。消费的场景也提升消费氛围的同时,实现消费场景的变化与复用。从消费空间营造方面来看,消费建筑空间应突出文化主题、娱乐主题以及艺术主题,着力打造夜间消费特色区域,合理调动空间设计要素,在消费空间内部营造出更具文化氛围与辨识度的空间感受,以此全面提升体验消费模式下夜间经济的整体品味与格调。
四、发展夜间经济将对首都北京带来
良好的预期效果
(一)培育城市经济新增长
以夜间经济为代表的服务业(购物、餐饮、娱乐、休闲、旅游观光等)将成为“调结构”背景下的城市战略性支柱产业,具备成长为城市主导产业和经济增长点的所有外在条件,并愈益引发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此,要充分利用发展时机“抢占地盘”,利用北京腾退疏解腾出的核心空间丰富城市夜间经济发展的载体和内容,利用好国家对服务业的税收和财政政策,营造城市夜间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塑造魅力城市的新品牌
城市品牌日益成为城市最宝贵、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城市品牌价值不仅在于其能为城市创造良好的形象和声望,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成为其潜在的消费者,还在于其持续不断地创造新价值、新财富的巨大潜能。全国闻名的城市夜间经济场所,不仅增添了城市的魅力,还丰富了城市品牌的内涵。如,北京的三里屯、后海酒吧街,上海的新天地、衡山路,南京的1912、秦淮河夫子庙,香港兰桂坊等。夜间经济的繁荣是一个城市开放和文明的重要标志,能为城市创造源源不断的人气和财气的同时,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城市的魅力与活力。
五、展望
发展城市夜间经济不仅是完善“消费城市”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且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选择。因此,城市管理者要扶持和培育夜间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控制和转化夜间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积极推动城市夜间经济的发展。